档案文化
                     
        档案编研
                编研出版
                档案故事
                专题档案
        网上展厅
                全景展厅
                专题展览
                档案视频
                红色档案展览
                珍档荟萃
        山东档案
                杂志简介
                投稿须知
                在线试读
                欢迎订阅
        档案公布
 您现在位于: 首页>> 档案文化>> 档案编研>> 档案故事
百年青春奋斗路 不忘初心跟党走——山东团组织建设与青年运动档案纪实
时间: 2022-05-01 13:04            点击率: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值此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撷取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山东关于团组织建设与青年运动发展的部分档案,回顾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走过的不凡历程,感悟山东青年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与可歌可泣的业绩。

一、山东团组织的成立

山东党团几乎同步成立。受五四运动的影响,我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意识到,改变旧中国,实现革命理想的关键在青年。1922年7月,中共济南支部成立,同年 9月,即成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团。


1922年9月,王尽美在济南育英中学东楼上领导并主持成立了山东社会主义青年团


为了宣传党的主张、发展壮大组织的需要,王尽美、邓恩铭联络“齐鲁书社”有共同志向的读者,组织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据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山东革命文化丛书》记载:研究会会址设在济南贡院墙根街山东教育会里,门口挂着“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牌子,公开吸收学员,开展活动。会员中不仅有知识分子和进步学生,还有鲁丰纱厂、大槐树机厂的工人。这些人大部分都先后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青年团。1922年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被反动政府以“宣传过激主义”为罪名强行解散。

二、寿光地方团员调查表

《寿光地方团员调查表》形成于1924年9月1日,是马列主义在寿光传播及寿光党团组织建立的见证。


寿光地方团员调查表


寿光是山东省建立党团组织较早的县份之一,最早在寿光传播马列主义的是张玉山同志。1916年,张玉山考入山东第一师范,在五四运动中,他与王尽美、延伯真等同学结下革命友谊,以救国救民、改造社会为己任,开始对中国革命前途的探索。1921年5月,他与本校的8名进步青年在济南成立“青年互助社”。因病回乡后,创办了进步学堂、平民夜校和女子学校。1924年,张玉山应延伯真来信之邀,与王云生一同赶赴济南,在延伯真、邓恩铭介绍下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根据邓恩铭的指示,开始在寿光发展团员,建立组织。同年6月,寿光县的团员发展到14人;8月,张玉山、王云生经邓恩铭、延伯真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与广饶县的党员延安吉组成一个党小组,这是寿光党史上的第一个党组织。

三、团青州特别支部关于开展工农学运方法的报告

1924年4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青州支部建立,积极参与领导当地青年学生及社会各界的反帝反封建运动,吸收进步青年参加团的组织和革命活动。1925年1月,共青团三大在上海召开,号召全体团员积极开展青年工人运动、青年农民运动和青年学生运动,配合推动大革命高潮的到来。团青州支部随即在青州及周边地区组织青年工、农、学运动,相关情况形成《团青州特别支部关于开展工农学运方法的报告》,总结了相关工农学运工作经验。

一是开办平民学校。《报告》在“农民运动”一节提出:“趁农民无事时,应在可能的范围内在乡村中设立平民学校”,并号召成立平民学会等团体。经过青年团员的努力,到1925年7月,当地开办三处平民学校,有力促进了工农群众的觉醒和革命运动的发展。二是加强宣传动员。青州支部团员根据青年工人、农民、学生等群体的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作政治宣传。面向工人,《报告》提出“编印小册子或极浅显之传单”;面向农民,同样注意时机和方法:“向农民宣传时,应从不易引起农民之反感者着手”;面向学生便注重集中演讲,“应要求校里设立演讲会及辩论会等,借以宣传学生”。三是壮大团组织,领导工农学斗争。《报告》在“青年工人运动”部分提出:“应当秘密的接洽青年工人,吸收他们的好的分子作我们的同志”。团青州支部领导下的青年工、农、学运动,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和革命思想,推动了“打倒列强,除军阀”的民主革命,教育和锻炼了广大青年,不愧是党的好助手。


《青州特别支部关于开展工农学运方法的报告》



四、“九一八”事变后济南爱国学生南下请愿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由于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3000多万父老沦为亡国奴。各地青年学生激于爱国义愤,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济南市14所学校的学生组成济南市学生赴京请愿团,要求蒋介石政府立即对日宣战,出兵收复东北失地。1932年1月26日,《山东省委一九三一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二年一月三个月份的工作总结》记叙了这一幕:

以高中发动,乡师、正谊、女师、一中都起来响应,起先只有五百余人,后来不动的学生也动起来,参加请愿的有二千五百余人,其余不参加请愿的学生也起来组织宣传队慰劳队……统计学生在济南车站停了两日两夜,请愿的与慰劳的都没有倦容……学生在压迫欺骗下,在风雪中都没有软化下去。韩复榘看见没有办法,始答应备车给学生乘坐,学生于十二月十日始南下……


《山东省委一九三一年十一月至一九三二年一月三个月份的工作总结》(部分)


12月17日,济南学生与平、津、宁、沪、粤等各地近3万名学生举行了联合大示威。国民党便衣向手无寸铁的学生开枪射击,死伤100余人。济南的学生有2人被捕,10多人失踪,这就是“珍珠桥惨案”。济南爱国学生赴京请愿活动虽未能达到迫使国民政府立即抗战的目的,但其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却对唤起民众、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山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章程草案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类青年团体以救亡图存为己任,以不同的组织形式,将青年分类组织起来。如1939年9月29日,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翻印的《青年队的组织与工作》提到青年队的任务:

我们是活泼聪明忠实勇敢、为整个国家民族是抱定了无限的忠诚的青年、我们是抗日战争中与民族解放的青年先锋队,因此不但在工作上、在遵守纪律上、在军事政治学习上、在抗日战场上,成为一般的模范作用,而且要抱定为争取抗战最后胜利、为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1941年9月25日《山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章程草案》指出:

本队是青年自己的不脱离生产之半武装组织,为民兵之坚强骨干……其主要任务为戒备锄奸,担任后方勤务工作及战时服务工作,配合军队、自卫队对敌人作战,积极袭扰敌人,瓦解敌伪军,保卫家乡,保卫抗日根据地,驱逐日寇出中国……


1941年9月25日,《山东省青年抗日先锋队章程草案》(部分)


六、山东莒南县参军盛况


山东莒南县参军盛况


参军报国是革命年代青年的光荣选择。像1938年10月1日,景晓村在《展开山东青年抗日运动》中所说:“在目前青年无时无刻不在踊跃的参加与预备参加这保卫祖国的伟大工作,就看在城市在乡村在前线在后方,在游击队中,无处不尽成千成万的青年在勇敢的奋斗着,这些活跃的青年男女,正象征着中华民族新生气,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力量。”

仅解放战争期间,山东解放区近百万青年参军。百万山东兵北上、南下、西征,浴血奋战,征程遍及全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他们是参军报国、保家卫国的万千青年的缩影。

注:本文主要内容节选自《档案里的山东红色记忆》(山东省档案馆、中共山东省委党史研究院编,新华出版社出版),原文作者为:陈晓、鞠伟、于玉民、葛怀圣。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19/10/18 09:32:21